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乐东新闻 > 今日乐东
收藏祖辈的根和历史
发布时间:2016-08-01    字体[ ]
分享到:

王秀芹收藏的黎族棉麻织品。

 

王秀芹收藏的黎族生活器具。

 

黎族纺织工具。

 

精美的黎族服装。

 

  文\孙晓 图\夜泊

  30年来,她搜寻黎族文物器具,弓箭、鱼篓、草笠、渔网、鱼罩、射鱼、牛扼、木屐、黎族织品……在她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堆积如座小山。两年前,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她家中探访时说:“走遍海南,黎族同胞收藏这么丰富的黎族生产生活用的,你是第一个!”这个人就是黎族女藏家王秀芹。

  “我挚爱着这一片山林和田野,我要捡拾这些被人们抛弃和遗忘的物件,收藏这些陪伴我们长大的印迹,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和后代都看到、记得它们,那是我的祖辈的根和历史。”王秀芹,这位生活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山区的黎族女子,她从1986年开始涉足收藏,至今已收藏近2000件黎族服饰、黎族生产生活用具,藏品丰富,门类齐全,几乎涵盖了乐东黎族哈方言地区的生产、生活、宗教、祭祀、婚俗及文化用品。

  因爱而藏,把根留住

  王秀芹出生在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保定村。在她的记忆里,“砍山兰”是黎族百姓最重要的活动:到山坡上把灌木砍倒晒干之后点火焚烧,等天下雨,表土开始松软,人们便开始进行播种。男人手持一头削尖的木棍,在土里扎出一个小洞,女人跟随在后面,把稻谷放进去点种,用土掩埋。为了有个好收成,村里的头人会选一个日子,到山兰地里插木棍,盖上树叶,点种后,人们会在坡地周围插上山兰稻杆,抵御山猪野鸟的破坏。

  在没有火柴的时代,黎族人钻石取火、钻木取火。每家都有一个用三块石头垒起来的火塘,家里地位最高的老祖母,通常都掌管火塘,让其昼夜不熄。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 “刀耕火种”生产方式,及生活中各种原始而古朴的宗教仪式、自然崇拜,深深存在王秀芹的记忆中,刻骨铭心,充满敬畏。

  王秀芹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,忽然发现,村子里的年轻人,纷纷穿上了牛仔裤、T恤衫,孩子们也以讲普通话为时髦。尤其是海南建省之后,省委省政府大规模改造茅草房,百万黎族乡亲告别世代居住的船型屋,搬进了新瓦房新楼房,逐渐告别了千年未变的生活方式,对传统的记忆也渐渐淡薄。

  “村子变化很大,生活好了,可是传统不能丢失!”1986年,年轻的王秀芹便萌生了收藏黎族服饰、生产生活用具的想法。

  黎族有句谚语“有心打石石都开,无心打石石加雷”。被丢弃的筒裙、藤篓、木屐,王秀芹视如珍宝。村里有人嘲笑她:“一个女子整天去捡垃圾,是不是疯了?”王秀芹总是默默的,不争辩,耐心进行解释。不久,她招工进县物价局,高兴极了:有了钱,就可以做收藏了。这些年,她不但用去全部工资甚至还举债收藏,家里堆满了黎锦、藤篓、腰刀、陶器等黎族生产生活用具。婚后,王秀芹把这些藏品当作嫁妆搬到了大安镇西黎村,公公腾出一间平房让她放藏品,藏品太多,她又想方设法盖了一间100平方米的铁皮屋子。

  王秀芹深深热爱着自己本民族的历史、文化和传统,在她看来,黎族没有文字,一条筒裙,一支鼻箫,一把弓箭,每一件器物都记载着黎族百姓在海南岛上生生不息的历史。她始终在乡间默默收集日渐稀少的黎族生产生活器物,做黎族文化的坚定守望者。由于乐东天气酷暑、多雨、潮湿、鼠害,藏品得不到应有的保护,不少霉变、损坏,王秀芹心急如焚,心疼不已。她有一个梦想,有朝一日能盖一间黎族民间博物馆,向人们展示这些记录着黎族生产生活印记的物件,让后代记得住黎族的历史,记得住黎族的传统。她也希望这些串连起一个民族智慧的藏品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,带有黎族原始印记的文物得到保护,得以传承,有更多人投入到黎族的研究中来。

  王秀芹收藏黎族文物30年,山间偏僻,消息闭塞,了解她的人并不多。两年前,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她家中探访,大吃一惊:“走遍海南,黎族女同胞收藏这么丰富的黎族生产生活用具的,王秀芹是第一个!”

  因爱施教,一脉传承

  王秀芹对黎族文化的传承有追求、有理想,而且绝没有把理想仅仅停留在收藏中,她在依着她的理想改变生活,尽管道路多艰,力量单薄,可是,她想得更远,做得更多。

 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世居民族,在这方隐秘之境繁衍生息,曾经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化,黎族纺织更是曾经推动了中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。在黎族,衣服、被子、单幔、筒裙、头巾、腰带,都是到山上采摘野生木棉,一丝丝地捻接成线,然后用一小竹条捆卷着;要卷纱时,放在腿上进行搓揉,竹条在空中旋转,卷成纱锭;织布时,在腰上绑上藤腰带,用双足踩住织布机经线木棍,席地坐着织布,用右手持着纬线木刀,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,用左手投纬引线,用木刀打紧。织锦过程非常复杂,一套衣服,常常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完成。

  黎族服饰工艺繁复,纹线细致,图案丰富,不同的部落和血缘氏族,图案、颜色、织品款式都不相同,各部落、支系的式样、花纹都是传统继承的,每一个图案,都隐藏着相对应的民间故事、宗教信仰、祭祀习俗、婚嫁礼仪,有些甚至是本民族、支系的来源传说,不可变更,必须代代相传。

  王秀芹耳濡目染,六、七岁便学会了纺纱、染纱、织布、刺绣,她工于错纱、配色、综线、洁花,还学会人形纹、凤纹、鹿纹等复杂图案。十多岁,她就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亲手给自己纺织了一套美丽的嫁衣。

  随着时代变迁,现代纺织工业发展,懂得纺织的黎族女子已经越来越少。“黎族纺织是黎族织女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,是本民族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,是研究中国纺织历史的活化石,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失。”王秀芹心急如焚,2012年,她在保平村创办了黎锦培训班,亲自传授村里的年轻人学习黎族纺织技术。2014年,她又在西黎村举办了黎锦培训班。在她的带动之下,这几个村庄越来越多的妇女喜欢、学会了黎锦纺织,去年就有30个孩子来跟她学习织黎锦,最小的仅有6岁。

  因爱而植,生枝发叶

  制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黎族织锦,染料至关重要。染料取材自然,以野生植物为主,也有用矿石甚至畜血进行染色。青、绿、蓝等颜色多是用植物叶子染色,黄、紫、红则多数用花朵加工,棕色和褐色则是利用树皮、树根切成碎片后放入蚬石灰煮水。织女们根据图案设计,将布料或纱线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中浸泡,让其均匀上色后捞出晾干、锁色。由于传统的黎族织女已经高龄,逐渐离世,人们一度认为黎族织锦中染色技术已经在1980年代之后失传。其实,王秀芹不但懂得从木棉、植物纤维里捻线纺纱,而且还是这门几乎已经灭绝的“捏缸锅”染色技术的传人。

  为了不让黎族服饰、生产生活用具成为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的藏品,王秀芹以一个黎族女子真挚得近乎固执的态度,企图让宝贵的传统技艺尽可能地留存在生活之中。在收集黎族文物时,王秀芹经常向村里的老人询问、学习传统技艺,弓箭、鱼篓、草笠、渔网、鱼罩、射鱼、木屐、露天烧陶、葫芦舟……她熟悉全部黎族生产生活器具的制作和用途。为了弄清楚黎族纺织的染料,她请村里的老人带她上山,认识、分辨用来染色的植物种类。这些年,黎族山村里大量垦殖种植热带水果、橡胶,很多用来作为染料的植物都已经难觅影踪,甚至濒临灭绝。为了把这些植物留下来,王秀芹在村里开辟了一块园子,从山上移植可用做染料的植物。

  胝肩茧足,栉风沐雨,作为专于本民族文物的黎族收藏家,王秀芹一路走来,多少艰辛,不足以为外人道。她不言苦,也不埋怨。“黎族创造过的美,不应当忘记,那是我们曾经的生活,是属于黎族独特的记忆!”王秀芹这么说。

相关新闻
议标公告(乐东县城垃圾场进场道路维修工程项目)
中标公示(2016年学前教育附属工程等项目)
中标公告(2016年度海防基础设施执勤道路工程施工监理项目)
变更登记(备案)公告 第6号
跨越85年时空的对话
变更登记(备案)公告 第5号
变更登记(备案)公告 第4号
变更登记(备案)公告 第3号